一直专注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创业黑马(300688.SZ)又有大动作,这一次实现了与华为的强强联手。
双方在四大方面开展合作
1月16日,创业黑马正式携手华为云发布“创业黑马中小企业服务大模型解决方案”。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示范城市及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等国家级项目建设的契机,并结合华为云、创业黑马中小企业服务大模型、创业黑马中小企业加速培育体系,持续推出针对城市政府、中小企业、AI人才等不同应用场景的联合产品及解决方案,加速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和数智化转型升级进程,共同推动中国AI生态建设。
对华为云来说,优势体现在AI赋能数字经济、云计算、数智化解决方案等方面的领先水平。对创业黑马来说,作为全国第一家专注服务中小企业的上市公司,优势在于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中小企业服务大模型、中小企业加速培育体系等成熟服务方案。
双方将在四个重点维度开展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一是面向城市政府集成“华为云、中小企业一张网智能化平台、创业黑马中小企业服务大模型、运维服务”的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
二是面向中小企业以“中小企业数智化培训”为牵引,集成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认知的加速赋能包;
三是针对以华为云技术认证为基础,包括企业创始人、技术骨干、大学生在内的不同人才群体的AI人才,提供培育及认证;
四是双方共同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AI生态建设,包括不限于AI高峰论坛、实训大赛、产业加速器等活动。
力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政府分三批展开试点
创业黑马与华为云在中小企业数智化升级方面的共同努力,有着深远的政策背景。
1月10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从2023年全年来看,该指数呈现回升走势,全年共上升1.1点。
中小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以万计、遍布城乡的中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崛起。
2023年,我国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超过100项,涉及财政、金融、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水电成本等,不断激发了中小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国内中小企业市场十分庞大。在中国,有超过4000万家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营业收入占比则超过2/3 。他们的数字化进程如今在加快,存在大量数字化转型需求。但同时,这一市场的挖掘难度也很明显:中小企业虽然数量巨大,但生命周期平均仅有3年左右,其数字化付费意愿有待提高。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技术、资源和资金十分有限。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走上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去年联合印发的通知指出,培育一批扎根细分行业,熟悉中小企业需求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转型咨询、诊断评估、设备改造、软件应用等一揽子数字化服务,满足行业共性及企业个性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到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到位。《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显示,2023年至2025年,将分三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第一批30个市(区),未来逐步扩大。
以首批30个城市中的长春市为例,3年内省、市共同配套投入5亿元以上财政资金。
预计至2025年,将推出三批共约100个试点城市,中央财政与省市共同配套奖补资金每城约5亿元,则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在2025年仅靠政府补贴已经可以撑起500亿元市场空间。
华为云加持 创业黑马获广阔发展空间
目前,工信部正在牵头建设中小企业网,作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施平台,并提供资源与政策支持。在此过程中,华为与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作为支持方,将为中小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持与技术支持。
具体到创业黑马,则将通过与华为及运营商的合作实现服务落地,利用自研大模型和华为异腾一体机,为全国40多个重点城市的1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从培训到企业等全方位的服务。
华为云的强大优势,给创业黑马的中小企业服务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华为云已服务全球800多个城市的数字化项目,并在全国市区政府建了160个赋能云,未来将持续在全国新的区县落地赋能云。达成全面合作后,创业黑马计划三年内逐步将服务叠加到华为赋能云上,目前双方已经在北京、山东等地展开合作。
创业黑马预计,通过华为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有望在1年内实现20%城市渗透,3年内实现50%城市渗透,并解决市区级政府摸透辖区中小企业情况、推动企业资质申报与政策直达、辖区产业梯度培育等难题。在将服务渗透各级政府后,创业黑马可以获取当地广泛的中小企业客户,以政府端渗透率带动企业端客户海量增加。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中小企业网的建设过程中,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费用将占政策补贴总预算的20%左右,剩下80%为数字化服务,通过集成培训、企服、科创服务、AI服务、产业大赛、生态运营等一系列服务,预计将占得数字化服务领域约10%的市场份额,加上大模型等产品后,则有望占得整体市场约20%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