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日内请重点关注(以下均为北京时间)】① 全天 沪深北交所、上期所、大商所、广期所、上金所、中金所、港交所、台交所休市,韩国首尔证交所也将休市; ② 07:00 美国里奇蒙德联储主席巴尔金(2024年FOMC票委)就货币政策讲话; ③ 07:30日本8月失业率,9月东京CPI; ④ 07:50 日本8月工业产出初值,零售销售; ⑤ 14:00 英国二季度GDP终值,德国8月零售销售; ⑥ 14:45 法国9月CPI初值; ⑦ 15:55 德国9月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⑧ 17:00 欧元区9月CPI初值; ⑨ 20:30 美国8月个人收入、实际个人消费支出(PCE),加拿大7月GDP; ⑩ 22:00 美国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 ⑪ 周六09:30 中国9月官方制造业、非制造业、综合PMI; 微信小程序搜索“见闻历”,了解更多。
【月内16家企业上市申请获受理 政策“组合拳”提升北交所吸引力】北交所上市申请正不断升温。继9月27日受理5家企业上市申请后,9月28日,北交所又“一口气”受理5家公司上市申请。截至9月28日记者发稿,9月份以来,北交所累计受理16家企业上市申请。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又称北交所“深改19条”)以来,北交所高质量发展迎来政策“组合拳”,吸引力增强。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交所更多的是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在当前发展中的融资需求更为迫切。北交所近期正在进行“大手笔”改革,对拟上市企业而言,吸引力在不断加强,未来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都会得到明显提升。(证券日报)
【规范减持行为 呵护市场健康发展】据证券时报,在证监会8月27日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行为的基础上,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继续细化了相关认定标准,进一步封堵各种可能存在的漏洞。具体而言,此次三大交易所对破发、破净、分红等给出了详细解释。其中,破发、破净维度上,要求减持计划公告前20个交易日中的任一日股票收盘价均需满足相关指标。而对于分红指标的认定,则规定了上市公司年度亏损的情况下不得纳入。记者观察发现,剔除亏损年度,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亏损公司更容易符合减持标准的情形,有助于鞭策公司在做好主业的同时,加强对投资者的回报意识。此前,市场对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高度关注,尤其一些重要股东的违规减持行为,极大地挫伤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监管层在不断扎牢制度篱笆、规范减持的同时,还对违规者重拳出击,体现出呵护市场稳定发展的决心。随着积极因素的叠加,A股的内生动能、投资者的信心也在逐步修复。
【月内79家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 转板意向成关注重点】自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又称北交所“深改19条”)以来,北交所公司关注度日益提升,机构调研纷至沓来。据统计,截至9月27日,9月份以来,79家北交所公司受到机构调研(含业绩说明会),环比大幅增长。在调研中,公司转板安排成为机构关注点,至少33家公司被问及是否有转板安排或意向。市场人士认为,北交所公司受机构调研次数提升,一方面是半年报披露后,市场对低估值且业绩增长公司关注度提升,另一方面在于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后,北交所改革红利、公司发展潜力对机构投资者吸引力提升。(证券日报)
天康生物公告,控股子公司天康制药在新三板挂牌申请获得受理。
【北交所公司迎密集调研 公募身影频现】9月以来,机构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关注度不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券商、私募等,公募机构也正在成为北交所公司调研浪潮中的重要力量。公募基金人士认为,9月以来,随着《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北交所市场流动性、交易机制、融资制度等方面持续优化,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或将再上一个台阶,这将吸引越来越多公募机构入局,带来更多增量资金。数据显示,9月以来,共有超过7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活动。其中,苏轴股份、同力股份、邦德股份等公司在9月份被调研的次数达到三次及以上。在这些上市公司的调研纪要中,频现公募机构身影。(中证网)
【公募机构成北交所调研重要力量】据中证报,Wind数据显示,9月以来,共有超过7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开展了调研活动。其中,苏轴股份、同力股份、邦德股份等公司在9月份被调研的次数达到了3次及以上。在这些上市公司的调研纪要中,频现公募机构调研的身影。9月以来,参与同力股份调研的机构家数最多,达到了48家,其中有17家为公募机构。具体来看,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广发基金、德邦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参与了同力股份的调研。
【北交所修订减持指引进一步规范关键少数减持行为】北交所修订《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8号——股份减持和持股管理》,于9月26日发布实施。本次规则修订根据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展阶段、企业特点和监管重点,优化调整不得减持的情形,进一步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行为,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周二美股盘前你需要了解的全球要闻】阿里巴巴拟分拆菜鸟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日元兑美元跌破149大关,日本财务大臣一天内第二次发出警告。 欧洲央行管委Simkus:应尽早开始讨论是否调整防疫期间的紧急购债计划。 德国将第四季度联邦债券计划发行量削减310亿欧元。 韩国将进一步推进外汇市场开放,为被纳入发达市场指数做铺垫。 宁德时代:与福特合作项目在正常推进。 报道:印度一个中小企业指数三年多飙升1,900%,引发监管机构采取行动。 *日经收跌1.1%,沪指收跌0.43%,恒指收跌1.48%。
【外媒:印度一个中小企业指数三年多飙升1900% 引发监管机构采取行动】9月26日讯,虽然印度主要股票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但拥有63支成份股的中小企业IPO指数继续鹤立鸡群,自2019年底以来飙升约1900%,而孟买证交所Sensex指数上涨59%。印度市场监管机构正在收紧对中小企业平台的监管,由于合规要求较少,这一领域更容易受到操纵。由孟买证券交易所和规模较大同行印度全国证券交易所运营的交易所,周一把短期监管规则扩大覆盖面,以涵盖在其中小企业平台上市的公司。该决定是在各交易所和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召开监管会议后作出的。
【五部委: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工信部等五部委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聚焦重点应用场景,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安全应急装备,形成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涌现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50家左右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含创建单位),打造竞争力强的安全应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9月26日)】26日四大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改革效应良好 投资者积极开通北交所权限;政策效果渐显 民企生产经营预期改善;AI商业化加快 终端算力市场机会凸显
【工信部: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9月25日讯,9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会议强调,要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继续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陕建股份:拟投资北京中科创星5000万元】陕建股份公告,公司与北京中科创星及有关方签署了《北京中科创星硬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公司拟出资500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北京中科创星硬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29%份额。
【北交所通报深改投资者入市情况,逾一半科创板投资者已开通北交所权限】据中证金牛座,记者9月25日获悉,北京证券交易所近日在业内通报了北交所深改投资者入市工作情况。据悉,北交所近日面向重点券商开展改革调研活动,详细了解券商是否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改革工作要求、投资者开户情况以及宣传改革内容的有益经验做法等,并在业内通报了三点投资者动员有益经验。券商报送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587.9938万户,9月11日至9月15日一周新增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76085户,北交所投资者适当性改革落地以来,累计新增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254471户(截至9月15日,下同);逾一半科创板投资者账户已开通北交所权限。
【尚福林:资本市场重要的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长期耐心资本的问题】据第一财经,9月24日,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资本市场重要的是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长期耐心资本的问题。资本市场独有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最契合技术研发不确定、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一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对科技企业上市的包容性,支持科创板、新三板、北交所分层错位发展,发挥转板上市功能,畅通资本流通机制,提高市场活跃度和吸引力。二是拓宽资金来源。培育更多的成熟机构投资者,引入更多长期资本,加大保险等长期资金权益资产配置的权重和规模。三是规范创业风险投资。鼓励私募投资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发现挖掘科创企业的市场价值。
【东莞市市长吕成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9月23日,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表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东莞从引进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起步,始终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立市,至今形成了涵盖34个工业大类、涉及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体系,构建起21万家工业企业、1.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9099家国家高企、17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制造业优质梯队。正是这些强大的制造业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们,成就了东莞这座制造业名城,有力推动了这座城市成为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新一线城市。(上证报)
【重庆: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培育10家行业头部企业】近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了《重庆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培育10家行业头部企业,20家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建成2—3个元宇宙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元宇宙领域“满天星”示范楼宇,培育一批元宇宙领军技术专家和优秀创作者,加速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工业5G、AI正处于技术融合走向升级变革的关键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在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新时期工业互联网正展现巨大价值潜能,应用范围由行业龙头向中小企业快速普及、由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不断演进,并催生出新型研发范式、产业链供应链组织方式和产品服务经济,带动数字化协同应用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工业5G、AI正处于技术融合走向升级变革的关键期,加速由辅助环节(叠加应用)走向生产环节(融合优化),以工业大模型为代表的变革技术为未来创新发展带来无限可能。(证券时报)
【英特尔发布第三代超能云终端产品】英特尔发布第三代超能云终端产品,最新版本搭载了第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支持Win11,并在架构安全方面实现了进一步强化。基于此次产品升级,用户可以选择将服务部署在公有云中,不再受限于私有云。因此,这一方案也得以覆盖更多目前正在采用传统云终端服务的中小企业。
格隆汇05-05
岑智勇06-09
市值观察10-14
愉见财经09-19
读城记工作室05-16
一合财经04-07
05-21
04-21
05-22
05-10
02-10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