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猜忌、分合:俄罗斯寡头的克里姆林宫岁月

海外来源:格隆汇2022-03-28 08:46阅读:70196

俄乌开战以来,俄罗斯寡头遭到了严厉的制裁。许多寡头的隐秘资产被曝光,而他们腐朽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与动辄天文数字的财产也逐渐展示在人们面前。

人们对俄罗斯寡头的关注,不乏出于猎奇的心理。欧美民间也形成了许多搜索和曝光寡头财产的机构。像这个网站Russia Oligarch Tracker,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寡头”机构——

俄罗斯寡头的财产(庄园、豪宅、酒窖、城堡、游艇、直升机)基本上都存放在欧洲,像比利时、瑞士、卢森堡这些低关税的中立国,还有金融监管极度宽松的伦敦。有人戏称伦敦金融城(London City)应该改名叫“伦敦格勒”(Londongrad)。

俄罗斯寡头,在苏联解散后集体登场。此后的30多年里,经历叶利钦与普京两代总统,俄罗斯寡头在不同时期的命运和境遇,都被打上浓郁的时代烙印。

而他们与俄罗斯政治之间的关系,虽然扑朔迷离,但一直为人们为津津乐道。

01初代寡头

苏联晚期,戈尔巴乔夫开始实施的改革与私有化(privatization)。一些有学识、有能力、有经商头脑的人迅速把握商机,积累财富。其中最典型是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注:由于俄罗斯人名太长,动辄六七个字,为不影响阅读体验,下文在非强调情况下,将人名缩减为两个字,例如“别列佐夫斯基”简称为“别列”。)

别列1946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犹太人工程师家庭,1969年参加工作,在AvtoVAZ汽车厂当工人。1975年自攻数学,1983年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读书期间著书立说,截至1989年累计出版16部关于自动化和控制论的著作。

1989年,感受到改革春风的别列,与当年AvtoVAZ车厂的部分同事以及一些朋友共同成立了软件公司LogoVAZ,专门为AvtoVAZ提供软件和自动化设备。一句话,做了前东家的供应商。

1993年,别列佐夫斯基与AvtoVAZ车厂的厂长卡达尼科夫(Vladimir Kadannikov)以及另一位商人沃罗申(Aleksandr Voloshin)成立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名为“全俄汽车业基金联盟”),其中别列佐夫斯基占股30%。该基金出借3000万美元支持AvtoVAZ的一个新的“全民轿车”项目——该项目后来资不抵债,被迫实施“债转股”操作。由此,别列正式成为前东家的股东。

几轮骚操作下来,别列已经积累了不少财产,而且构建了在商界和政界的影响力。要知道,与别列合伙成立“全俄汽车联盟”的沃罗申,正是后来叶利钦政府重要的幕僚。

但叶利钦的“休克疗法”进展并不顺利。90年代初期,寡头们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俄罗斯的经济却一落千丈,卢布贬值,恶性通胀肆虐——民间对叶利钦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而主张重回计划经济模式的反对派大佬根纳季·久加诺夫(Gennady Zyuganov)民意极高。

1996年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第一次选举,而到1995年8月的时候,叶利钦的支持率已经低的吓人。

此时此刻,同时也正是原国有能源巨头西伯利亚油气公司(Sibneft)私有化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有人肯通过股权贷款(Loans-for-shares)的方式为西伯利亚油气公司提供资金,并以此成为它的“股东债权人”,则这一桩举世瞩目的私有化项目便可以落地。这更加意味着叶利钦的总统可以继续做下去。否则,就要让位给共产主义候选人久加诺夫。而一旦久加诺夫上台,别列的资产可能会被没收。

叶利钦需要一个商人支持他完成Sibneft的私有化,从而证明其模式的成功;而别列佐夫斯基需要一个总统为他的商业操作提供政治背书。就这样,两人结成了利益同盟。

西伯利亚油气公司(Sibneft)的私有化以拍卖形式进行——竞拍者总共有3家。最终,别列这一边获胜,他们以“股权贷款”的形式为Sibneft提供融资。不久后,Sibneft债务违约,于是根据转股协议,别列等人顺利地成了Sibneft的股东。一年后,别列通过后台运作使得叶利钦在竞选活动中成功,连任俄罗斯总统。

此役中,别列佐夫斯基一手托两家,显示出了他在政商两界惊人的能力。

商业上的纵横捭阖,一路斩将夺魁,加上政治上的左右逢源,乃至对总统选举的实质性的影响,使得别列赢得了一个“封神”的称号:

克里姆林宫教父。

02世纪大案

如日中天的别列佐夫斯基也许预估不到,高光时刻之后,等待他的是这笔交易的持续的“反噬”效应,以及失势、被流放,最终客死他乡的凄凉。

在别列的人生下坡路中,不得不提到的,是这桩“私有化”交易中的另一位神秘主角,俄罗斯新生代寡头:罗曼·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

没错,就是他,被网友称为切尔西“史上最好的老板”,没有之一。

2012年8月31日,全球政商界精英、财经媒体、以及吃瓜群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英国最高法院商事法庭。这一天,被称为“世纪大诉讼”的“别列佐夫斯基诉阿布拉莫维奇案”将作出判决。此诉中,别列要求阿布赔偿他的金额高达5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其诉讼原因是,阿布通过威胁的手段迫使别列以严重低于真实价值的“白菜价”出售自己持有的西伯利亚油气公司(Sibneft)的股份。

最终,英国最高法院商事法庭认为别列佐夫斯基对阿布拉莫维奇的控诉不成立,驳回诉状。

半年后,2013年3月23日,别列佐夫斯基在其英国伯克郡(Berkshire)豪宅的浴缸中去世,浴室门反锁。法医鉴定其颈部有勒痕,疑似为自杀。

这场官司疑窦重重,以至于直到今天,围绕它的阴谋论仍层出不穷。但起点,还是要回到Sibneft私有化的那桩交易。别列佐夫斯基通过这桩交易以极低的价格(100万美金)获得了西伯利亚油气公司,但在现实时空中没有留下任何白纸黑字的证据。

换句话说,别列的股份,是由他人代持的。而代持者,正是阿布。

代持原因也很简单,别列与克里姆林宫的关系太过密切:一旦任何见诸纸面的资料流出,被反对派拿到,不仅自己要完,叶利钦也要跟着跪。——反对派大佬久加诺夫可不是省油的灯,这群“苏联余孽”时刻企图复辟。

而当时的阿布拉莫维奇,年纪刚满30岁,是一个极其低调的“小商人”,在俄罗斯政商两界几乎没有任何人知道,是一个可以非常放心的“代理人”。

据别列佐夫斯基在伦敦最高法院的证词称,阿布出面参与西伯利亚油气公司的拍卖,而自己通过后台操作让阿布胜拍。

事后对Sibneft的股权按比例分配,阿布拉莫维奇50%,别列以及他的好友,另一位寡头帕塔尔卡季什维利(下称“帕塔尔卡”)各占25%。公司经营由阿布负责,别列和帕塔尔卡相当于财务股东。合同上,阿布占100%股份,而阿布每年要把公司的盈利按比例向别列和他的朋友“分红”。

至此,对于这几位寡头而言,局面仍然是win-win。

但这个局最终还是被打破了——

打破局面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在1999年接替叶利钦出任总统的:弗拉基米尔·普京。

03一死一生

当然,作为克林姆林宫教父的别列佐夫斯基,如果没有他的首肯,普京根本没法“继位”;但是普京登上宝座之后,事态的发展却是出乎意料。

普京开始对叶利钦时期的寡头进行清洗。第一个中招的是新闻大亨古辛斯基(Vladimir Gusinsky)——直接抓起来,丢到监狱去。

这下一来,别列就像吃了苍蝇一样。他开始以“顾命大臣”的身份自居,动辄教训普京,两人逐渐离心离德。

随着别列和普京交恶,阿布拉莫维奇夹在中间,面临着困难的选择:在昔日的克林姆林宫教父与当今的克里姆林宫新主人之间,他必须选一边。而且不能选错。一旦选错,他的命运可能也是流放、入狱、甚至丢了性命。

最终他选择倒向普京——而别列则被普京驱逐出境,逃到了英国。

接下来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就是,为了向普京表示忠诚,阿布必须交一份“投名状”——而当时普京想要的,不是别的,就是阿布手里的西伯利亚油气公司(Sibneft)。

阿布自然是拱手奉上——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不重要。但是这样一来,每年就不能再给别列与帕塔尔卡“分红”了。对此,在2001年,阿布一次性支付了别列佐夫斯基与帕塔尔卡季什维利13亿美元,作为“分手费”——此后他两再没收到一分钱。两年后,2003年,普京掌握的油气巨头Yukos收购Sibneft,支付30亿元给阿布,换取其手中20%的股份。

到这里,别列和帕塔尔卡这对老炮,心态崩了。

按照私下交易,他两加在一起占50%的股份,按照2003年普京收购Sibneft的作价,50%的股份至少值75亿美元,但他们只收到了13亿。。。

“当我们是要饭的吗?是可忍孰不可忍!”——接下来就有了别列向阿布“索赔”50亿美元的这一桩“天价官司”。

当然,没有纸面协议,没有人会承认阿布与别列的私下交易。至于至前几年阿布每年支付给别列和他朋友的“分红”——阿布则解释为出于对这位“克林姆林宫教父前辈”的敬意以及多年以来对自己的“提携”的报偿。

最终,伦敦高法判定别列的索赔不成立,阿布持有100%西伯利亚油气的股权。当然,这桩案子尘埃落定时,西伯利亚油气早已被普京“收归国有”,改名为Gazprom。

别列的晚年过得非常萧瑟,异国他乡、离群索居。

令他无法释怀的是,一个得到自己首肯的总统,一个自己扶植起来的商业后进,都“背叛”了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天,福布斯得到了采访他的机会,他说:

我只想回俄罗斯去,那里才是我的土地,哪怕他们把我抓起来我都不在乎……我不想在伦敦做一个“异乡异客”(émigré)……

几天后,别列佐夫斯基在自家的浴室中去世。俄罗斯初代寡头,曲终人散。

比别列年轻20岁的阿布,以及他同龄的寡头如铝业大亨Oleg Deripaska们,作为新总统与新政权身边的重要人物,像一颗颗新星冉冉升起。但是,他们却集体地小心翼翼地与政治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把大量的钱砸到文化艺术体育上面。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04若即若离

2019年8月的盛夏,波罗的海沿岸的俄罗斯城市圣彼得堡,一组粉色蜗牛的集体雕像惊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与游客。

这些出现在圣彼得堡新奥兰德岛的粉红色的“萌萌的”蜗牛雕像,是一部名叫《给我自由》的喜剧电影的布景。

电影讲的是一位俄罗斯裔移民到美国,担任大巴车司机,并接送一位俄裔残疾人参加活动的故事。而正如电影主人公一样,这部剧的导演米卡诺夫斯基(Mikhanovsky)也是一位俄裔美国人,居住在威斯康星州密尔瓦基(Milwaukee)。

盛夏的圣彼得堡,晚上七八点钟,太阳还在地平线上流连逡巡,但光线已经暗下来了。在这座“司令部”外的广场上架起了幕布和投屏,通过一些显像技术,人们可以在落日的余晖中欣赏首映仪式。

新奥兰德岛在苏联时期这里做过监狱,苏联解体之后这里便处于废弃状态,乞丐在这里过夜,抢劫和偷盗时常发生。没有人想来这里。然而到2019年,这里已成为一片文化绿洲、年轻人休闲消夏的好去处,多年圣彼得堡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场地。这要得益于一位名叫达利娅·朱可娃(Daria Zhukova)的女性公益慈善艺术家的投入与擘画。

提到朱可娃人们鲜有耳闻。但是她的前夫,无人不晓。正是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朱可娃与阿布两人于2008年结婚,自此朱可娃结束了28年的美国生活,回到俄罗斯。在阿布的资助下,收购了一座建于1927年的业已废弃的俄罗斯汽车站,将其改造为当代艺术博物馆,并命名为“车库艺术中心”(Garage Comtemporain Art Centre)。

在21世纪的头两个十年中,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开放和包容。

寡头们在俄罗斯本土建立大量艺术中心与文化胜地,吸引全球艺术人士参观、汲取养分、激发灵感。另一方面,俄罗斯寡头的收藏,也往往拿到西方的艺术之都展览。

那是一段水乳交融的奶蜜岁月。情意最浓之际,就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过来凑热闹。

2019年3月,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突然被“染成红色”,原因是一组创作于1917-1953年苏联时期的艺术作品,正在这里展出。这场展览的主题就叫做——苏联国家的艺术与乌托邦。这批作品的主人正是普京。

艺术无国界,体育无国界,在那和平开放的年代,在这些俄罗斯寡头主导的与西方之间密切的文化艺术体育交流活动中,似乎的确是实现了。然而当俄罗斯的炮弹落到乌克兰地面上的那一刻起,这些美好的时光,就如同墙上挂着的画布一样,说碎就碎了。

这头背后辛酸与无奈,恐怕没有人比寡头们更体会得深了。

05尾声

就像14、15世纪的意大利,鼎盛的美第奇家族失去了政治上的影响力之后,就退而醉心于艺术,从而成就了伟大的文艺复兴。中国明清两代富豪在官场全身而退后,潜心于山水之间,为后世留下了江南园林的艺术瑰宝。

当今俄罗斯寡头在普京执政之后,纷纷退出政治领域,转而潜心于艺术和体育。阿布拉莫维奇就是其中的代表。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不仅与现实出离地相似,而且不分国界。

2000年普京上台之后,阿布曾经主动担任俄罗斯最偏远的楚科奇州的行政长官。

那个地方与阿拉斯加隔白令海相望,是俄罗斯与美国距离最近的地方。但在北极圈内,气候严寒,是不折不扣的天涯海角,苦海无边;最卑贱的犯人也不会流放到那里去。但阿布就是活生生地在那里做了8年“父母官”。

今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阿布迅速变现了自己珍爱多年的切尔西球队,避免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站队。

这多少有点自保的味道。毕竟他亲眼见到、亲身经历了别列佐夫斯基从“克里姆林宫教父”的高光神坛到客死伦敦跌落地狱的全过程。

阿布是一个犹太人,当他听到普京要把乌克兰“去纳粹化”的时候,不知道应做何感想。

在变卖切尔西的同时,阿布表示,这笔交易的款项将成立一个慈善基金,用以支持救助乌克兰难民。

也许阿布这代寡头清楚,即便像自己这样富可敌国的人,在时代的狂风中,不过只是一粒沙。但这个道理,别列佐夫斯基那些对克里姆林宫颐指气使的初代寡头,从生到死都不明白。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