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研究解读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中央加杠杆,提信心稳增长

来源:明察宏观2023-10-26 08:30阅读:12804

事件: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草案,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对此,点评如下:

一、政策出台背景:扩需求提信心的必要性进入“临界状态区域”

(一)国内需求不足问题依旧突出,明年经济下行压力犹存

随着经济持续恢复,预计2023年GDP同比增长5.3%左右,由于去年增速只有3.0%,扣除低基数的影响,两年平均增速约为4.1%,继续处于潜在增速水平下方。进入2024年,低基数效应消退,经济增速要回升至5%左右的潜在增速水平附近,难度加大,主要有四方面的制约:

其一,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筑底波折阶段,恢复时间要长于以往。从9月份数据看,系列地产刺激政策止跌效果初显,扣除基数效应的地产新开工、施工、销售、投资降幅均有所收窄,但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房价上涨预期被打破,各项指标持续修复仍面临波折和反复,恢复高度和速度都不宜高估。根据我们的测算,2022年房地产本身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产值占GDP比重达到25%左右,因此地产不企稳,经济难言真正企稳。

其二,预计2024年出口下行压力加大,对经济拖累增加。受2022年下半年低基数效应支撑,今年四季度出口增速有望转正,但2024年全球需求放缓压力加大,加上国内产业链的转移,出口再次回落的概率偏大。

其三,民间投资持续负增长,制约居民就业恢复,消费回升动力仍偏弱。1-9月份国内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连续5个月负增长。由于民营企业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体,民营经济偏弱使失业问题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突出,居民收入恢复也慢于预期。预计2024年“就业-收入-消费”循环恢复仍面临制约,消费恢复高度或有限。

其四,国内低通胀格局短期难以显著改善。低通胀是需求不足和信心不足在价格上的反映,预计2023年CPI继续处于“零”时代、PPI全年负增长。在地产、民间投资持续偏弱的影响下,预计2024年通胀指标回升力度偏温和,弱价格易与弱预期相互强化,导致实体收入偏弱。

(二)市场信心与预期仍待提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必要性增加

一方面,当前中美竞争正处于十年关键期,其中两者经济规模的相对变化是市场重要关注点。2022年中美经济差距已有所拉大,预计2023年的差距大概率将进一步扩大,可能引发海外对“东升西降”趋势是否可持续的担忧。因此,国内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有利于提高海内外投资者信心,提高对外资外贸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强长期竞争力。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是中长期潜在增速下滑、市场信心不足和预期偏弱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面对人口达峰、高债务、脱钩断链等风险挑战,不利于国内中长期经济增长潜能的提高,同时微观主体的预期不稳和信心不足,也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速持续偏离潜在水平,形成弱预期与弱现实的负反馈循环,股票、汇率等市场的压力,也是上述基本面的重要体现。因此,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是提振市场信心、打破上述循环的关键抓手和突破口。

二、政策透露五大信号

一是对冲地产投资缺口,兼顾长短期需求。本次增发国债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并全部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主要用于8个方向,全部与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有两点理解:一是面对各类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情况,增加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兼顾了长短期需求。增发国债加大相关领域投资,补短板、强弱项,短期有利于对冲地产低迷带来的投资缺口,中长期有利于保障经济安全,既利当下,又惠长远。二是水利工程投资有望成为明年基建发力的重点板块和亮点。如2023年1-9月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下降0.1%,低于全部基建投资增速8.7个百分点,低基数效应叠加增发国债的资金支持,将支撑其成为2024年基建投资高增的主要贡献力量。

二是中央加杠杆有望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新抓手和新特征。其一,在经济下行、土地市场低迷、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压力大、地方财政偏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加杠杆的空间较小。此次中央加杠杆,增发国债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一方面不会增加地方债务压力与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效率,直接提振投资需求。其二,与货币政策宽松相比,中央财政加杠杆,既可以避免因微观主体需求不足而出现政策效应下降甚至失灵风险(如2021年下半年以来央行持续降准、降息,但社融和M2增速改善有限),也可以通过扩大需求增加私营部门收入,修复其资产负债表,进而真正激发实体经济内生有效需求。预计在此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结束之前,中央加杠杆大概率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新抓手和新特征。

三是突破3%赤字率,打开新的财政政策空间。在本次增发2023年1万亿元国债以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财政赤字率也将由3%提高到3.8%左右。从历史情况看,我国赤字率只在2020和2021年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得年份突破过3%,分别为3.6%和3.2%。本次调整赤字率,释放出财政空间进一步被打开的积极信号,预计2024年财政赤字率有望继续突破3%,助推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水平回归。

四是政策效果更多在明年显现,预计可拉动2024年GDP增长1%左右。根据国务院安排,增发国债资金在2023年使用5000亿元,结转5000亿元在2024年使用。考虑到当前已进入四季度10月下旬,且从国债发行到使用存在时滞,因此政策效果不可避免地更多在2024年显现出来。根据IMF估算,定向转移支付的财政投资乘数在1.4倍左右,假设8~9成的新发国债资金于2024年形成实物工作量,可估算出增发国债将拉动2024年GDP提高0.8~1.0个百分点。受明年财政赤字打开、增发国债拉动作用显现和经济动能继续修复的影响,预计2024年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回到潜在增速水平附近的概率偏大。

五是债市短期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不排除四季度降准对冲流动性偏紧的可能性。一方面,根据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及本次增发国债额度,预计今年四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将同比多增1.5万亿元左右,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给债市带来一定的调整压力。另一方面,随着逆周期政策进一步加力、物价温和回升和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预计四季度名义GDP增速大概率将明显回升,或带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面对市场流动性偏紧(9月份以来DR007持续高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实体需求仍显不足、MLF迎来到期高峰、再融资债券继续发行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不排除四季度再次降准的可能性。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解读
财通社午盘点评
原文【午评:创业板指涨逾2% 化工板块领涨】指数高开后小幅下探,随后集体走高,创业板指涨逾2%,深成指、沪指均涨超1%,有色铝、半导体、旅游餐饮、染料、水泥等板块活跃,注册制次新股、快手概念领跌,两市个股涨多跌少,涨停50余家但炸板率高,市场氛围一般。
解读师红峻 02-08
掘金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这些上市公司望受益
原文【世界智能汽车网联大会今日开幕 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京召开,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据主办方透露,在11日下午举办的大会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并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路线、愿景和战略目标进行详细介绍。(中证网)
解读师海鑫 11-11
财通社午间收盘点评:市场仍将延续小幅反弹,继续关注部分滞胀的新能源车、城商行、5G通信等板块
原文【午评:指数早盘震荡上涨 周期板块持续走强】指数早盘整体震荡上行,沪指时隔近3个月再度触及3400点,染料、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顺周期行业板块全线爆发,白酒、军工股活跃,机场、旅游股走弱,两市个股涨跌参半,涨停50余家,赚钱效应较好。
解读师红峻 11-23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