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前瞻】新型城镇化高度再提升 三大领域存巨大增量空间

情报来源:财通社2023-12-29 20:50阅读:114131

《经济参考报》日前报道,多个最新出炉的高频数据指标显示,随着宏观政策效力持续显现,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投资项目中标量、线下消费热度指数、技术创新型企业经营活跃度等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我国投资加快发力、消费持续恢复以及经营主体加快创新发展的态势。业内人士认为,各项政策进一步形成合力,将为2024年经济持续向好提供更好保障。

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新型城镇化是一大焦点。会议强调,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关于新型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的指示是,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之后在2014年和2022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作为我国第一轮城镇化顶层规划相继发布。2022年7月,更进一步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反复强调的是“新格局”。这一提法本身可以说是把“新型城镇化”的高度再次予以提升。综合过往的政策表述以及最新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新型城镇化背后蕴藏的巨大投资机会。

一、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是“新四化”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是发达国家已经验证过的必然道路,与当前而言更是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

而所谓新型城镇化,一定程度上是相对过去更侧重空间扩张的发展路径而言。有专家分析指出,上一轮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的重点是”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而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新亮点是特别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特别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调“城乡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责任教授蔡继明曾指出,我国的城镇化在真实速度和质量上还有待提升。截至2021年末,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6.7%,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8.02个百分点,空间上的城镇化与人口市民化极不匹配。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揭示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实际来看就是例如房价问题,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等等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有多大?

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城镇化发展仍将担当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角色,因为中国仍有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而城镇化则会有效地推动投资增长和消费提升。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跻身中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一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世界平均水平为54.8%,而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在66%。按照GDP水平,预计2024年我国就可以踏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当前高收入国家城镇化率约为81%。2022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为65.22%。换句话说,不管是从常住人口的角度衡量,还是户籍人口的角度衡量,城镇化的进程远未结束。

连平分析称,城镇化未来仍有至少十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假设到2030年全国人口保持在14亿人左右,每年城镇化增长率为0.8个百分点,则平均每年农民转常住人口规模大约1200万人,合计每年新增消费支出规模约5500亿元;按照支出法计算,平均每年拉动最终消费支出约0.82个百分点。如果针对“三农”问题的改革方案顺利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逐步释放,其对消费支出与GDP增速的推动力可能会逐年提高。

三、新型城镇化有哪些增量机会?

根据《“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重点都市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大中城市提升“品质”,小城市增强“活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此外,更是明确指出,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燃气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深入推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87.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

久兴投资基金经理王玺指出,结合最新的政策趋势,从二级市场的角度而言,新型城镇化在旧城改造、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生产生活低碳化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增量机会。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是城市发展提质的重要手段。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包括城中村改造在内的“三大工程”;另一方面,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4年或将是城中村改造的启动之年。有分析预计,本轮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面积或达13.4亿平方米;总投资额或达8.2万亿元,年均8200亿元,占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6.2%。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对加大内涝治理力度和推进管网更新改造和地下管廊建设有明确要求,老城区改造更新要按有关标准补齐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消除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新区则是高标准规划、建设。除了排水,燃气管道工程也还有巨大空间。202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8.9%,《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将进一步促进燃气管道需求。

双碳目标下,新型城镇化也必然考虑与新能源相结合。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发展屋顶光伏等分布式能源,推广热电联产、余热供暖、热泵等多种清洁供暖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钙钛矿、氢能源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也将迎来广泛的潜在市场空间。

财通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